季訊
芬蘭「主題式學習法」(Phenomenon Method)
芬蘭教育不崇尚菁英主義,而旨在培養學生多元的跨界能力及公民意識,希望學生能終身學習和享受學習的樂趣。
芬蘭教育的改革
2014年,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指出:「在急速變化的社會下,學生只在學科上表現良好,並不足以面對現今和未來的社會,學生需要學習更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能力。」學校除了傳授學科知識,還須培養學生以下七種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能力:
1. 思考與自學的能力
2. 信息技術能力(IT)
3. 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
4. 文化素養、溝通與自我表達的能力
5. 參與、影響和構建可持續發展未來的能力
6. 照顧自己、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
7. 多元識讀能力(multi-literacy,紙本、視覺、電子網絡、多媒體等)
「主題式學習法」的要旨
芬蘭在2016年提出「主題式學習法」教育改革,不把重點放在學科知識,而是以學生的認知當作教育核心;不按學科區分學習內容,而是按情景及主題來學習所須知識,以「探索」的方式研究好奇的事件或現象;透過跨學科的學習,激發學生多方面的興趣,鼓勵利用跨界技能來解決問題。
主題式學習十分重視學生的意見,課堂內容會因應學生的興趣加以改變,例如當學生想製作一隻錶時,老師會讓他們去做資料蒐集,了解當中原理,並從不斷嘗試中學習。這樣讓教學變得更有意義,更貼近生活所需,學生亦有更大的學習動機。
「主題式學習法」的運作
以「用多重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」為例,學生可能會透過以下的方式學習二戰。
學生首先會產生疑問,「為什麼會爆發世界大戰?」接著,他們深入研究當時與二戰相關的重要事件、影響二戰的人物,最後再與現實做連結,思考歐洲現況與二戰的關聯、二戰在對21 世紀的影響等等。
這樣的新教法,不但包含歷史、經濟、地緣政治、人物傳記、地理變遷等不同學科的內容,還能吸收英文(芬蘭的外語),鍛鍊溝通技巧,也幫助學生理解世界運作的規律。這樣的學習體驗並非學生在學科制下,看一本歷史書所能得到的。
透過實驗來學習
再以學習「古希臘歷史」為例,解構傳統、新式教學法的不同。
傳統的教法是教師推薦幾本書給學生讀,再帶學生親身體驗、參觀希臘,事後寫篇報告。
新式的「主題式學習法」 則會是:
1. 按學生興趣分組,例如以雅典城邦、斯巴達的文化為主的組別;以希臘神話、奧林匹斯神話故事為主的組別;
2. 學生選出組長,集思廣益討論研究的議題;
3. 向老師匯報研究的方向和具體的方案,制訂時間表;
4. 研究完成後,報告成果和分享,學生互相評分,老師任評判。
在過程中,老師給予指導和資源。教育界希望藉由這樣的集體學習方式,改變學生在傳統學習時,學到一半就陷入「我為什麼要學這個」的困惑。「主題式學習法」是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來選擇研討的題目,故能提升他們的主動性。
老師都同意這樣的方式嗎?
2013年開始,芬蘭在各城市推動主題式學習法。2016年對6萬名學生進行回訪,學生表態積極,認為告別傳統知識灌輸,能提升學習能力,並希望更多的互動教學。老師亦觀察到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轉為積極,認同這個計劃能改變傳統教育中分科教學帶來的僵化現象。
不過改革路上亦有反對的聲音,有專家提出集體學習的方式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自律和主動性,適用於在學校表現良好和得到家庭支持的學生;但經常缺課,單親、弱勢或移民家庭,就容易像無頭蒼蠅,難以找到學習目標,甚至被學習環境所拋棄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
熟悉本港教育的芬蘭著名教育學者Pasi Silander,早前到港主持研討會,他看到學生下課都在車上昏睡,沒有時間休息和玩耍。
Silander談及芬蘭的課時不長,大約只有5小時,逾半學校都沒有家課,學生有更多時間玩樂。芬蘭教育旨在讓學生學習在會慧型社會的必要技能—思考能力。他提出香港學校可縮短上學時間,學生有充足時間玩樂,繁複的課業無助啟發思考,腦部充分休息才能有效學習和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