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消失的課間十分鐘
日期:2023-12-14

疫情後初次上課,苗苗回到家就悶悶不樂,說不喜歡上學。

苗苗告訴媽媽在學校不太自由,小息十分鐘,老師會在教室盯著,除了上廁所,不允許學生出教室玩耍,不准在教室內外高聲說話和嬉戲打鬧,只能安靜地在座位上坐著。

2021年中國教育部頒佈的《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》,明確規定不得對學生課間正當交流、遊戲、出教室活動等做出不必要約束。同年,央視《新聞調查》發表相關調查,教育部官員回應說:「怕學生一旦動起來就容易受傷,現在所有學校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……這個也可以說是因噎廢食吧。」

以維護學生安全的名義,大量學校課間的操場上、樓道裡,已難覓孩子們嬉笑打鬧的身影——「課間十分鐘」已經消失。

 

久坐的一代

苗苗說,上課坐著腳都麻了,很想課間出去玩,但她只能上廁所、喝水或收拾下一節課要用的書本,她也很難結交到其他班的朋友。

格格和星星是五年級小學生,他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校園生活。進入學期末這幾周,他們只上過兩節體育課,在教室裡「除了複習還是複習,除了上體育課沒有任何一個人出樓。」

學生們很難溜出教室,老師會觀察誰長時間沒有出現,回來後就得挨訓,即便午間出教室也不被允許,也不能「串座位」——「比如你在三組,就不能去一組,只能跟二組玩。」

在一些學校裡,為執行課間不能外出活動的規定,還成立了獎懲制度。

課間休息時,如果看到有學生在走廊玩耍,值周生就會給該班扣分。一周結束後,得分最高的班,老師會給每個同學加分,大家可以用積分兌換一些獎勵,例如換座位、打掃班級衛生的機會、獎狀或獎牌等。

 

久坐令身體姿態異常

要求小學生在班裡整日坐著是不少學校的慣例。久坐行為已成為危害兒童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,是誘發慢性疾病和肥胖的危險因素。

體育活動少的孩子,有氧能力、呼吸功能等都會有所下降,整體身體素質表現較弱。長期久坐可能引發脊柱側彎。對處於青春期、比較注重外貌的青少年來說,脊柱側彎帶來的不良體態也會影響其情緒和社交。

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《久坐時間、身體活動與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》報告中提到:因身體姿態異常引發的功能性問題更加嚴重,除了脊柱側彎外,高低肩、長短腿、骨盆位置異常、非特異性腰背疼痛、還有脊柱矢狀面曲度異常等。錯誤的久坐姿態、電子產品過度使用、書桌前學習時間過長都是誘發上述問題的關鍵。

 

為什麼需要戶外活動

適量戶外活動能保護視力。華東師範大學指出,在近2萬份問卷調查中,有近八成中小學生每天戶外運動時間不足一小時。研究表明,自然光接觸與視力水準緊密相關,學生長時間待在室內學習,接觸自然光的機會減少,眼睛得不到充分調節和放鬆,會增加近視風險。受疫情影響,2022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.6%

首都體育學院李驍天副教授認為,基於個人興趣、沒有固定規則或環境的運動,如學校裡的自由玩耍、隨機奔跑、跳躍和傳球等對幼兒及中小學生是重要的,可以讓他們體驗到體育活動的快樂,在活動中釋放自己。

戶外活動有助保持腦部健康是醫學界的共識。近十年中國學生精神狀況的變化令人憂心。相當多的父母、教師奉行「學業成績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」的教育理念,給青少年帶來巨大壓力,而壓力管理不善可能導致嚴重的精神障礙和自殺風險的升高。

 

家長可以怎樣做

作為運動康復專業博士,苗苗的媽媽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育鍛煉。每天放學後,她會帶孩子到公園玩,保證有一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;爸爸是籃球教練,平時也會給苗苗加體能課,週末帶女兒輪滑、爬山或徒步。

撮自2023.10.4《財新週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