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創意建基於知識 語文紮根在背誦
日期:2018-12

創意建基於知識 語文紮根在背誦

王耀宗 嶺南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

世上並沒有無中生有的創意

近年來,大中小學教育貶斥記憶知識,崇尚所謂創新或創意。很多人認為所謂創意是漫無牽掛,眾無我有;以前的人沒有想到的或做過的,我想到或者做到的就是創意或創新。這樣的觀點十分膚淺,筆者認為建基於知識的創意,才是真正的創意,創意是有知識的創新,而創新也是相對於過去的知識傳統,世間並沒有無中生有的創意或創新。

愛恩斯坦的相對論,科學界認為是天才的科學理論,但是其建立是建基於牛頓的物理學,而學習牛頓的物理學是知識; 16世紀意大利畫家達文西的千古名畫《蒙娜麗莎》之所以不朽,是因為打破中世紀千百年以來的耶穌及聖母為中心《聖經》題材畫法停滯平面的技巧,取而代之的是畫面內有山谷及河流的立體感,中心人物卻是一個千嬌百媚的女性;從《聖經》題材而變成人世間的俗世女性,實是人性的偉大回歸,也是人文主義的象徵。

創意基於對以前知識的認識

電影史上,成龍的「諧趣功夫」片,到李連杰拳拳到肉的「肉搏功夫」外,再到周星馳的「科幻功夫」片,俱大有創意,為香港電影大放異彩;但是他們的創新都是基於對以往電影題材的開拓,換言之,沒有以往的電影缺失,也就沒有他們的創新,他們的創意也是基於對以前電影的知識。這些創新電影導演及編劇,並非無放矢的。

以上的例子,試圖說明世上並沒有無中生有的創意,創意的前提及基礎是知識,而知識是要長時期的努力才可以成功取得的。

知識之發展 實依賴記憶
知識是對社會現象及自然現象的有系統的經驗陳述。既然是經驗事物,必須是可學習的。記憶可以說是學習的基礎,知識之發展實依賴記憶。學習是尋求及發展知識,沒有記憶,知識追求成功不可能。年青人記憶力強,更應在少年時期多加運用。中學及大學的階段更是重要。在中英文學習上,有時更需要背誦。

背誦範文 有助了解文化

教育界人士都看到,近年來中學生及大學生中英文水平日益下降,原因可能是多元的;但在中學階段中語文學習不得其法是其中之一。 例如中學範文之取消,更是重要的因素。須知道一個中學生如果能夠背誦三、四十篇範文,相信對於他們的文字技巧及歷史文化知識肯有所裨益。好文章不外乎三個要素,第一,才情;第二,文字;第三,內容。才情是個人天生的,後天教養作用有限;文字的修養不能不靠熟讀好文章;範文是重要的;至於內容,古文能增加中國文化知識,年輕人應該大量閱讀及增加社會經驗。

以我自己的經驗看,數十年來,從李白《早發白帝城》的「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」,到王維《竹里館》的「獨坐幽篁裏,彈琴復長嘯」,到諸葛亮《出師表》的「臨表涕泣,不知所云」,再到王勃《滕皇閣序》的「蒼然暮色,自遠而至」及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,以及到杜甫《春望》「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」,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「遂令天下父母心,不重生男重生女」,再到曹植《送白馬王彪》的「人生處一世,去若朝露稀」等等精妙文詞。數十年後再回味咀嚼,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刻的體會。青少年時代,記憶力強,背誦經典文章,正是合時,我實在很感謝少年時代的香港教育制度,要求考試的背誦。

今天香港的大學教育其中一個問題,就是「大學中學化」,「中學化」一個徵象就是課程之淡化,通識科目的大量增加,令到專業學系內本身的科目減少,從而令學生失去對本身科目的深化認識,讀完大學,僅得中學程度的知識而已。淺化的教育實踐的結果,是令學生變成思想的跛子,更遑論思想的創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