購物車

訓練兒童表達技巧 提高創意解難能力
日期:2020-04-08

訓練兒童表達技巧  創意解難能力

 

 

今天,無論是學習或工作,我們都需要解難能力、團隊精神和表達技巧。但大多數孩子的專注力和聆聽力都較弱,習慣聽自己想聽的,而不是聽對方要說的。分享研討法是透過小組圍讀篇章故事,理解作者所寫,並就着作者所寫、組員的對話,提出自己的見解和進行辯論,訓練兒童高質素的聆聽、多角度思考、創意解難和組織說話等能力。

 

以下是兒童文學作家宋詒瑞老師在青田教育中心任教「分享研討閲讀理解寫作」班時,使用《彩虹系列》作教材的一些體會。

 

一、兒童最愛聼故事

 

孩子很喜歡讀這些故事,每每要求我「今天讀兩個故事好嗎?」

 

每一個故事,我先帯上動作和表情朗讀故事,有時還在白板上畫出相應的圖畫來表達,如讀〈機警的小猴子〉時,在白板上畫出河、棕櫚樹、小島、香蕉樹、鰐魚和猴子,故事變得更為生動,孩子都静心聆聼。有時就請他來朗讀,故事有較多對話的,我就和孩子分别擔任故事中的角色,輪流朗讀,孩子都很喜歡這種「故事劇場」式的閱讀方法。

 

二、思考問題幫助發揮想像力與創意

 

《彩虹系列》的每一個故事都設有三個層次的思考問題,提供給成人和兒童討論。

 

第一個層次的提問是有關故事的内容,看看孩子是否完全了解,這部分的問題兒童都能回答。因此就要提醒他們注意故事中的細節,如何運用詞語提高寫作水平等語文知識。如〈聰明的烏龜〉用哪些擬聲詞(「咕咕叫」、「撲通」)來使故事更為生動;〈春雨的色彩〉中作者怎樣用不同的顏色來描繪春天;和作者如何在文中恰當運用四字成語等等。

 

第二個層次的提問是兒童分析故事,找出故事的中心思想、主旨。例如認為〈望梅止渴〉的曹操算是在「講大話」嗎;又如〈兩分〉故事中的學生,不必主動要求老師加回因批改錯而扣掉的兩分。在討論這些問題時,成人需作適當的引導。

 

第三個層次是問題討論,是課堂上最熱鬧最有趣的環節。這部分的問題要求兒童從多角度去探究、評論故事,發揮想像,提出與故事内容不同的做法及結局等。讀完〈海上漂流365天〉後,討論假如漂流在荒島,他們有些什麼自救方法:打999、生火堆求救、做木筏漂流來逃出生天、回到時光隧道從頭來過、求外星人來幚助……孩子最喜歡這樣天馬行空的發揮,大家爭着發言,在動腦筋,發言往往引得哄堂大笑,課堂極有生氣。

 

三、透過討論了解兒童思維

 

從孩子五花八門的發言中,成人清楚看到當代兒童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和價值觀。如在〈兩分〉故事中,討論如果老師多給了分數,會否主動要求減分,很多孩子說會,有不少說不會,說這是老師的錯;也有孩子說如果這兩分影響到成績不及格,那就不會和老師說了。兒童在討論時的發言多少反映了他們的想法。

 

《彩虹系列》所選故事信息正面,通過閱讀、分享研討和成人的引導,孩子是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,如〈摇錢樹〉說明錢不是萬能的,而憑著雙手,人類可以創造奇蹟;讀了〈達文西畫雞蛋〉的故事後,我準備了幾個熟雞蛋要大家畫,孩子都興致勃勃埋頭畫雞蛋,開始時畫得都像石塊或薯仔,漸漸便有點似模似樣了,他們體會到一個普普通通的雞蛋果真確是很難畫的,需要仔細觀察加上耐心、專心和恆心,帶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的態度。

 

在家庭、課堂,成人和兒童一起閱讀、討論,更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意,讀得更有趣,更快樂;從而在潛移默化中,奠定語文的基礎和做人的道理。

 

《彩虹系列》

編著者:江李志豪、何巧嬋、余麗嬋

 

《彩虹系列》按兒童的閲讀能力分成七個程度,由紅至紫遞升。每本書文體多樣,有古今中外童話、神話、名人故事、生活故事、民間故事、成語故事,也有詩歌、寓言和散文。故事的題材廣泛,涉及德育、智育、通識教育等。每一個故事都設有三個層次的思考問題,培養兒童的思維及創造能力,訓練聆聽及說話能力,並可進行情緒教育。

 

適合年齡:6歲以上

 

相關文章:

 

青田親子閱讀會季訊83期

〈分享研討法的魅力〉

〈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——記《彩虹系列》出版20年〉

 

青田親子閱讀會季訊93期

〈為甚麼要孩子讀出聲?為甚麼讀後要有討論?〉

 

分享研討相關影片:

 

家長和K3女兒

 

老師和小一學生

 

 

網上訂購